> 文章列表 > “云棱月一梳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云棱月一梳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云棱月一梳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云棱月一梳”出自宋代顾逢的《刘萧云水阁》。

“云棱月一梳”全诗

《刘萧云水阁》

宋代 顾逢

亭台入画图,石怪树萧疏。

池上多佳致,城中无此居。

垂杨偏称鹤,宿鹭不惊鱼。

酒罢出门去,云棱月一梳。

《刘萧云水阁》顾逢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刘萧云水阁》是宋代诗人顾逢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亭台入画图,石怪树萧疏。

在画卷中,亭台楼阁犹如融入画中一般,石头奇形怪状的树木稀疏萧索。

池上多佳致,城中无此居。

池塘上面景色美好,城中却没有这样的居所。

垂杨偏称鹤,宿鹭不惊鱼。

垂柳倒映在水中,恰似白鹤般高雅,宿鹭静静地不惊动水中的鱼儿。

酒罢出门去,云棱月一梳。

喝完酒后,走出门外,云彩如棱角分明,月亮隐约映照着。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景色宜人的水阁,通过描绘亭台楼阁、池塘、植物和自然景观,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向往。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,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,传达出一种宁静、优雅和恬淡的意境。通过垂杨倒影、宿鹭静观等细腻的描写,展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。最后的两句则通过云彩和月亮的描绘,给读者带来了夜晚的宁静和宽广感。整首诗以其简练而生动的语言,将美景与心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,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感悟和对人生的寄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