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“朱陵洞里仙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朱陵洞里仙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朱陵洞里仙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朱陵洞里仙”出自宋代项安世的《用韵为十六弟寿》。

“朱陵洞里仙”全诗

《用韵为十六弟寿》

宋代 项安世

南极星中老,朱陵洞里仙。

相呼乘大厦,抱出送高贤。

八荚蓂垂地,初弦桂拂天。

它时南宛路,此日正开筵。

《用韵为十六弟寿》项安世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用韵为十六弟寿》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。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十六弟(指朋友或亲属)的祝福和赞美之情。

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:

南极星中老,朱陵洞里仙。

相呼乘大厦,抱出送高贤。

八荚蓂垂地,初弦桂拂天。

它时南宛路,此日正开筵。

诗意和赏析:

这首诗以婉约清丽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祝寿的场景。首先,诗人以南极星和朱陵洞来形容寿星,将其比喻为天上的星辰和仙人。南极星代表着高远和稳定,朱陵洞则寓意着神秘和仙境。接着,诗人描绘了人们相互相呼,乘坐华丽的大厦前来庆贺,抱着寿星送往高贤之地。这些描写传递了对于寿星的重视和尊敬。

接下来,诗人运用了典雅的意象描绘,用\"八荚蓂\"形容蓂荚低垂,仿佛地面上铺满了鲜花。而\"初弦桂\"则意味着初月和桂花的美丽。这些意象表达了庆贺之日的喜庆和祥和。

最后两句表达了具体的情景,\"它时南宛路,此日正开筵\"。\"它时\"指的是某个时候,\"南宛路\"则是指寿星所在的地方。\"此日正开筵\"则表示庆贺之宴正在盛大举行。这两句诗意味着庆贺的场面热闹非凡,喜庆洋溢。

整首诗以清新的语言和婉约的意象,描绘了寿星的庆贺场景,表达了诗人对寿星的美好祝愿和对于庆贺的喜悦之情。

免费资源分享